跳到主要內容

愛情正確(如果臭男人只會搞政治正確的話)



愛情是一個爛掉的題目,也是女人永遠走不出來的題目,聽她們講愛情,
就好像看狗在追自己的尾巴,講到最後為什麼愛?也不脫「感覺對了」、
「緣分到了」等陳腔。她們說愛情是沒道理的,說得清楚就不算愛了,
我把這種思想統稱為「愛情正確」(相對男人的政治正確)。

要女人講政治立場,她們常常表示無趣,因為那是臭男人的玩意;
但若要說到愛情立場,那是不分年齡都有長篇大論。但總歸忙了一輩子,
為愛情所騙,她們認為愛情是不能研究的。還好現代科技不甘心,
用儀器來探索熱戀男女的大腦;用內分泌觀點來看男女fall in love的衝動,
才讓男女之事有那麼一點可研究的模型。按照科學家現在的成果,愛情也不過反映人性。

文學反應人生,我覺得文學也是一種人類學,文學家也在做實驗,
並且探究人性的可能;廣義的說,現代的電影到電視劇這些都是文學,
但他們之中有些卻早已脫離現實。就拿偶像劇來說,男女主角求愛的過程,
其實真實世界根本行不通。就像近日看到林志玲演的「101次求婚」,
黃渤用那種低三下四的姿態求愛,最後抱得美人歸。在現實世界,
對女人過度低三下四,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但是為何電視台要編這種劇本?
因為我們愛看。為何愛看?因為我們批判別人的愛情,都會不知不覺以交往後的表現當前提。
「這個男人對女人不體貼就是壞。」、「這個男人用真心付出才是好」之類。
但卻沒發現這都是交往以後的標準,對方還沒愛上你之前,貼心與付出只會讓對方唾棄。

我們忘了追求的過程才是重點。常聽女人批評自己男友多麼壞,
可問當初如何上當愛上這種壞蛋卻老是不知所云。
這就點出了「追求」與「交往」是兩件事。現代的花花公子們,
像「迷男」之流,就是這麼不甘心,要讓愛情也有理論,
他們指出了追求過程的方法,反而是要去適度打壓這些美女,
並且維持高姿態,而且絕不告白。我把這些統稱做「把妹理論」。

「把妹理論」的有趣之處在於它竟與一些古典文學不謀而合。
西方講愛情的古典文學太多了,其中最有名的首推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eo and Juliet,就算沒讀看過也當聽過。但是如果用「把妹理論」的眼光來評論,
這個劇本毫無價值,因為羅密歐與茱麗葉已經愛上彼此了,
剩下的就只是歌頌情人的套語。羅密歐就說過茱麗葉是他的太陽,
我們不奇怪,因為熱戀中的人,甚麼肉麻話都講得出來。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主題是愛與犧牲,而不是追求過程。
現代的愛情劇,大部分都脫胎自此。

莎士比亞真正對「把妹理論」有貢獻的地方,反倒是在另一劇本「馴悍記」
The Taming of the Shrew,劇本的主題是男主角Petruchio如何去追一個高傲兇悍的女人Katherina。
Petruchio用的方法便是高姿態,打壓Katherina,並且開Katherina的玩笑。
然後一幅滿不在乎的樣子,告訴Katherina的爸爸:其實Katherina這麼潑辣是裝的,
我跟他她商量好了,在大家面前還是要裝成悍婦的樣子,你們不要錯怪她。
悍婦至此被將了一軍。Petruchio的求愛方法式非常講手段,絕不是對女人低三下四。
他們是在「玩」,玩愛情。

到這裡女性就會抗議了,這些壞男人怎麼能用這種態度「玩」呢?
他們不認真,沒有真感情。其實女人在愛情理,也是在「玩」的,
因為愛情是女人的專業,他們往往玩得更瘋,只是礙於「愛情正確」的行規,
她們不能明目張膽的表現,表面上要貞潔門面,但只要遇到自己喜歡的,
內心早就是翻江倒海。聽過一群女人如何在男人背後嘰嘰喳喳以後,你就會贊同我說的話。

講到玩愛情這種態度,莫里哀的劇本「唐璜」就是顯例,這劇本正展現了花花公子、
唐璜式的玩世感。唐璜說:「亞歷山大的戰場是征服世界;而我的是征服愛情、弱水三千,每瓢皆飲。」
又說:「我喜歡的是一天天突破她內心的那道牆...但是一旦她愛上我,
那就沒啥好說的了( rien à dire ),愛火熄滅了。」唐璜愛的是追求過程,一交往他便覺無趣了。
所以唐璜要不停的換情人,大言絕不專情!他覺得這是他人生的意義,
你不愛我也沒關係,就像詩經裡講的「豈無他人」,難道沒有別人喜歡我嗎,哼!
唐璜的貢獻是啟發了我們壞男人的「玩咖」態度。

其他能跟「把妹理論」暗合的經典尚有馬里伏的「雙重背叛」(講男女變心)、蕭伯納的
「人與超人」(講女人如何追男人)。由此看來一流的文學不會脫離現實,不論如何
「等待果陀」,如何「意識流」,總歸是人的故事,
後代永遠可以從這些故事當中得到新意。

「馴悍記」馴出追求手段、「唐璜」玩鬧出追求遊戲,或許女人會大罵我胡說,
你是在開愛情的玩笑。我只能說,在一般世俗水平下,愛情真的是令人嘆息的玩笑,
並不神聖,而且沒有男女平等的,我們要想的是如何「玩」得好,「玩」得妙,
「玩」得男男女女皆大歡喜。至於「專情」嘛,女人至少有個時刻是不希望你「專情」的,
那就是她不愛你的時候。你都還沒追到,那又「專情」個屁呢!好好去「玩」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影版,詐欺獵人,台灣沒人看得懂

08年電影版的詐欺獵人,是山下智久演的電影。 是很典型的日本偶像劇。 但是想不到,原本的偶像劇拍成電影之後,卻用很文學的手法來包裝, 導致大家都看不懂。我在網路上查了很久,發現沒人看得懂劇本的精神, 除了只會喊山下智久很帥,說到內容,只表示電影太沉悶,根本是個災難。 原因無它,迷哥迷妹與粉絲們根本毫無文化, 會去看這種偶像電影的,又剛好是這種文化貧血的落魄青年。 可悲啊!這是文化沙漠中的落魄青年的可悲,不是我的可悲! 我現在就以文學博士的眼光帶領大家深入淺出,開點見識, 對於文學,不再像盲人戴墨鏡,夜半騎機車。 故事很簡單,主角黑崎小時候為詐騙集團所害,家破人亡。 長大後黑崎以詐騙那些詐騙集團為業,以為報復。 桂木是詐騙集團的大頭目,現在卻變成賣情報給黑崎,讓黑崎能夠去整這些詐騙集團。 其實桂木就是當年導致黑崎家破人亡的詐騙一員。 電影版裡黑崎已經知道桂木就是他的仇人。 而整部電影就是在講黑崎要怎麼走,他要不要報仇嗎?要怎樣報仇?其它黑崎跟詐騙集團的對戰,不是重點。 電影一開頭便用日文引用了莎士比亞的句子: 人不過是行走的影子。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出自劇本馬克白 Macbeth。 文化草包的台灣人一定連這句都看不懂。 這是在說人生像泡影,人生如夢,沒有意義。在西方被無數作家引用過。 另一樣大家看不懂的是桂木跟黑崎拿著刀在玩凱薩的cosplay。 他們兩個在排演莎士比亞的劇本凱薩大帝(Caesar)。 凱薩是遭人暗殺的,他在元老院遭刺,當他看到私生子普魯塔斯也在刺殺者當中, 凱薩便不再反抗,只說了:「普魯塔斯,還有你!」Et tu, Brute? 便倒下。 Et tu, Brute? 是桂木常講的一句,他要說的就是凱薩遭背叛, 是因為他相信別人,竟然他的兒子也背叛他。正像他跟黑崎的關係。 黑崎一家受騙,黑崎長大要騙回來。而桂木是仇人,黑崎為了報仇竟要跟仇人合作。 黑崎沒忘記這個仇人,他隨時可能出賣黑崎,反之桂木也可能出賣黑崎。 在詐騙的世界裡,沒有任何人可以相信, 包括親近的人,黑崎已無家人,舉目無親,又無人可信,黑崎的世界是孤單的。 一場場凱薩的cosplay就是要詮釋這種關係,可惜

罰惡在神,賞善在人

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記小人國風俗, 他們的正義女神是左手執劍,右手扛錢袋, 以示更重賞善於罰惡。我們的女神另一手只拿天平, 對於善人們並不打賞。當壞人沒被抓到-沒事; 至於當好人則一點獎賞也沒有,所以大家寧願當壞人或混蛋。 基督山恩仇記裡遭人陷害的主角,入獄十七年。 多年後發了大財,而回來復仇, 其實不只是復仇也, 當年幫過他的人,他都一一報恩。 他說他的信念正是「賞善罰惡」, 替上帝行道也。 告訴大家要當好人,失之偽善也, 蓋凡人都是男盜女娼,經不起考驗。 只有賞善是真實的,才能讓凡服俗子們也心之所嚮。 曰利可也,懲惡哪足?

女人需要男人,就像金魚需要腳踏車?

外國人有句話:「女人需要男人,就像金魚需要腳踏車。」 A woman needs a man like a fish needs a bicycle 講這句話的當然是女人,說起來也很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