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為上策?(也許吧?)
雖然櫻桃樹的故事是假的,但既然牛頓被蘋果打到的故事也是假的,
我們或許可以不用那麼嚴苛。但美國人竊盜了印地安人的土地、
竊盜了全世界最大的資源,顛倒了是非、顛倒了honesty,
卻讓我們實在忍無可忍。
華盛頓在告別演說中提及,對歐洲事務最好採行中利政策,
歐洲的是是非非與美國無關,最好不要插手。
又言:
「我們的政策是避免與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結盟,我的意思是,
我們所做的不應超越我們所負的義務。
不要把我的話理解為可能不贊成遵守現有的協定
(我堅信誠實始終是最好的策略,
這一箴言對公共事務與私人事務同樣地適用)。」
這裡「誠實始終是最好的策略」原文就是常見的英文諺語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我們一直弄錯了中文翻譯。英漢辭典的翻譯都太狹窄,
honesty絕不只有誠實的意思;正直、堂堂正正、正大光明、
不走邪門歪道,才是它的廣義。
翻看日本研究社的「新英和大辭典」,這句就翻作
「正直為上策」(正直は最良の策),這才是正確的解釋。
按照文脈,華盛頓上文說已經訂的條約我們也不好反悔,
還是要遵守。下文若解作誠實,當然是說不通;
而該解作說話算話、光明正大。
先「心術不正」而後「邪門歪道」
只不過,誠實也好、正直也罷,似乎都不是美國人稱得上的。
按照華盛頓在開國後的見解,認為對印地安人的土地,
我們用「買」的才是上策;用「殺」的,殺不勝殺。
但我們看看開國之後的歷史,哪裡不是殺殺殺殺。
今天還有多少印地安人呢?他們收得到錢嗎?
美國哲人愛默生說年輕人要當改革者(注2),
但社會上卻給年輕人很多阻礙,
因為文明世界、因為公司產業,
土地早就占滿,年輕人沒有位子。
愛默生忘了他們美洲人的土地是從哪裡得來的。
開國先賢的作為早就回答了他,
原來土地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
投機之下,巧取豪奪罷了。誰笨到去付地主錢?
印地安人在收錢之前就被你們消滅啦。
由此可見,在立國之前,這些先賢們就心術不正;
開國之後,走上「邪門歪道」,豈不是源遠流長?
過去他們只吃美洲。
現在的美國人卻是吃全世界了。
牠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我們在牠胯下受苦受難。
美國人印鈔票;全是非美國人買單。
我們深受其害的非美國人,終於看清一切。
王爾德故事中那不識眼淚的快樂王子,直到走出宮外,
才知曉民間疾苦,最後掏出身上的珠寶而有以救世;
一如好萊塢是令人愉悅的、快樂的;
但他們卻用拳頭與火藥隔絕了牆外的悲慘世界。
甚至偽善得忘了自己的歷史。
我們要站出來一樣樣數給他們看。
打倒偽善的美國帝國主義,
有正義感的人都要站出來盡一份「痿」力。
美國陽痿吧!陽痿吧美國!
no more understand!
別再站起來了。
因為我們已經受夠。
No more understand!Never more!
註解:
2.
張愛玲譯愛默生選集,在1841年12月9日 演講「保守黨」:
「我發現這巨大的網,你所謂的產業,展開在整個地球上。
我即使占用某窮山峻嶺最荒涼的岩石,也會有人或是公司走上前來,
向我指出這是他的。我雖然是非常安靜和平的人,
而現在看來上帝造我似乎是個錯誤,把我送到地球上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