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劊子手缺貨?

托爾斯泰有個短篇,寫某小公國發生了死刑案件,
因為那裡從來沒有過這種案件,所以呈報給國王後,
卻發現公國裡沒有斷頭台,於是就找斷頭台最多的法國借,
沒想到法國卻獅子大開口。國王想,那找個士兵當劊子手吧。
士兵表示他們才不幹。國王只好蓋個監獄來終身監禁。
幾年過去了,卻發現這樣開支太大不划算,於是便命人把看守辭了,
沒想到犯人還是不跑。最後國王還是付了犯人一筆錢才把他趕走。

文末托爾斯泰說:「幸虧他不是在那種不惜花錢砍人腦袋的地方犯罪。」

台灣或許不用廢除死刑,因為那是其他先進國家搞的事,

我們幹啥放屁跟風。

在台灣多的是比死刑更殘酷的東西。

過去的神權、君權統治之下有種種肉刑與酷刑,
然而現代的任何文明國家只會把這種東西放在博物館,
這種轉變與軌跡難道不值得台灣人想想?

還是台灣人認為他們的社會可以永遠不變?
台灣人到底要不要改變?

不正視整個社會的殘酷、暴戾與不寬容,
不去探究犯罪背後的原因,
只單純像外科手術一樣把死刑犯切除,
就自以為通體舒暢,這真是我們台灣社會的偉大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影版,詐欺獵人,台灣沒人看得懂

08年電影版的詐欺獵人,是山下智久演的電影。 是很典型的日本偶像劇。 但是想不到,原本的偶像劇拍成電影之後,卻用很文學的手法來包裝, 導致大家都看不懂。我在網路上查了很久,發現沒人看得懂劇本的精神, 除了只會喊山下智久很帥,說到內容,只表示電影太沉悶,根本是個災難。 原因無它,迷哥迷妹與粉絲們根本毫無文化, 會去看這種偶像電影的,又剛好是這種文化貧血的落魄青年。 可悲啊!這是文化沙漠中的落魄青年的可悲,不是我的可悲! 我現在就以文學博士的眼光帶領大家深入淺出,開點見識, 對於文學,不再像盲人戴墨鏡,夜半騎機車。 故事很簡單,主角黑崎小時候為詐騙集團所害,家破人亡。 長大後黑崎以詐騙那些詐騙集團為業,以為報復。 桂木是詐騙集團的大頭目,現在卻變成賣情報給黑崎,讓黑崎能夠去整這些詐騙集團。 其實桂木就是當年導致黑崎家破人亡的詐騙一員。 電影版裡黑崎已經知道桂木就是他的仇人。 而整部電影就是在講黑崎要怎麼走,他要不要報仇嗎?要怎樣報仇?其它黑崎跟詐騙集團的對戰,不是重點。 電影一開頭便用日文引用了莎士比亞的句子: 人不過是行走的影子。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出自劇本馬克白 Macbeth。 文化草包的台灣人一定連這句都看不懂。 這是在說人生像泡影,人生如夢,沒有意義。在西方被無數作家引用過。 另一樣大家看不懂的是桂木跟黑崎拿著刀在玩凱薩的cosplay。 他們兩個在排演莎士比亞的劇本凱薩大帝(Caesar)。 凱薩是遭人暗殺的,他在元老院遭刺,當他看到私生子普魯塔斯也在刺殺者當中, 凱薩便不再反抗,只說了:「普魯塔斯,還有你!」Et tu, Brute? 便倒下。 Et tu, Brute? 是桂木常講的一句,他要說的就是凱薩遭背叛, 是因為他相信別人,竟然他的兒子也背叛他。正像他跟黑崎的關係。 黑崎一家受騙,黑崎長大要騙回來。而桂木是仇人,黑崎為了報仇竟要跟仇人合作。 黑崎沒忘記這個仇人,他隨時可能出賣黑崎,反之桂木也可能出賣黑崎。 在詐騙的世界裡,沒有任何人可以相信, 包括親近的人,黑崎已無家人,舉目無親,又無人可信,黑崎的世界是孤單的。 一場場凱薩的cosplay就是要詮釋這種關係,可惜...

吳憶樺 X 鄭亦真 (愛是自由的,越是不該愛的反而越爽)

吳憶樺 X 鄭亦真 這真是現在最火紅的話題,花了 20 萬把這尊阿斗仔請回來,結果是把妹來的。 政府官員說,這是為了做台灣跟巴西的外交。我還真不知道,我們鬼島竟跟巴西有邦交?而且還要用這種拉皮條的方式來交流,真是辛苦了外交部的官爺們。 現在好啦,本來還「允為佳話」的好事,現在「允為笑話」;本來能給這個信用 掃地的政府一點正面形象的交流,卻完全被這女記者強走啦! 還好只花了 20 萬!要是再來個「拉法葉」這些親愛的法國人,台灣人還有命可活嗎? 現在,台灣人只好含著淚說「愛情無罪」! 蘋果

反服貿學運正式破產(致愛吃、又愛吹冷氣的腦殘「革命」黨們)

  反服貿學運正式破產 ( 致愛吃、又愛吹冷氣的腦殘「革命」黨們 ) 我早說過,內行的看門道,學運的重點是看這群「領袖」,他們的表現有無革命黨的真心;抑或今天的鬧劇,只是明日一群小政客的成長史。